传承路上的红色“写匠”
在革命老区三湾改编发生地吉安市永新县,有位年近古稀的老人,他40多年来一直致力于抢救非遗文化和民间艺术研究,用手中的笔践行红色基因的传承。
吴谷先生工作照
他,就是被大伙亲切称为红色“写匠”的吴谷先生。吴谷一生专注于非遗传承和民间艺术研究,倾尽全力拾取散落在民间的文化瑰宝,不顾自身“三高”病痛折磨,背起行囊,扛起照相器材、奔波于永新的乡野村间,跋山涉水近万里,整理、收集、创作、编辑出版红色故事书籍和挖掘整理非遗资料近二千万字。主持成功申报国家级2项,省级8项、市级13项、县级62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
吴谷先生在拍摄时为演员说戏
为这片挚爱的热土奔走学艺
吴谷出生于农民家庭,从小艰苦的生活环境锻炼出他吃苦耐劳、自强上进的品质。早在读大学期间,他便坚持每天凌晨2-3点起床创作,大学期间他还创作了电视剧本《弯弯石矶路》,该剧本当时还被上海电视台列入拍摄计划”,在电视杂志上登刊。
1995年,正值全国改革开放进展如火如荼之际,他发现自己无论在观念和思维上都跟不上改革的大潮。他只身来到广州,后来应聘到广州经济快报《名牌计划编委会》工作,当时全市在开展大禁毒,他接下20万字纪实任务后不顾危险深入到禁毒一线采访、调研,一个月内靠手写完了28万字。之后的一年里挑连续完成了三部专著,而且这几部专著在当地引起了不小反响,他这几年的努力得到羊城记者的特约专访,这对他是一种肯定,更是一种赞扬。
在广州打拼多年后,他名利尽收,但他那简朴的习惯依然没变,抽的还是家乡的旱烟,吃的还是家乡的黄豆和水酒,睡得还是硬木板,这也许就是老区人的淳朴和厚实,其实他这是在继承一种精神—红色井冈山精神,是在新区播撒革命老区的“星星之火”,再把改革新区的新观念、新思想、新速度的火种带回家乡播撒,生根、开花、结果。
吴谷对非遗项目申报进行拍摄工作
回这片挚爱的热土“抢救”非遗
在特区工作13年后他毅然选择回到故乡工作,回来后一直致力抢救非遗项目,并成功申报了两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一是有着300多年历史体现保国卫家的永新“盾牌舞”,二是曾为革命作出重大贡献的“永新小鼓”。说到盾牌舞--古典男子群舞,在回来的一年后,他便接到该舞入选上海世博会踩街行进表演通知,当时大家很为难,认为这种民间表演的舞蹈在那么规范的世界性舞台上表演,而且这个舞蹈是国家级非遗项目,难以把控,但是吴老力排众议,走访该舞传承人,由于传承人年岁比较高,动作难做,接近70高龄的吴老自己亲却自一个个动作做给传承人看,直到传承人满意为止。最后他设计出一套保留原有风貌的新编排表演方案,并在他的策划和指导下,该舞在世博会的表演舞台上获得了国内外观众的一片掌声和喝彩。
在这种全新的观念和特区加速度思想影响下,让他先后创作了永新小鼓“宝朵系列三部曲”《宝朵接婆》《宝朵招工》《宝朵冲浪》,而且这三部曲也先后获得全国第十四、十五届“群星奖”和中国中部六省曲艺大赛一等奖。在随后几年里,他相继创作了《老克的遗产》《牛娃回山》等十几个节目都获得国家出版社发行,而且也都获得了国家和省级文艺创作奖。在去年,他退休已有10年,但他一直在岗坚持创作并且高产,新创的省级非遗保护项目,“永新三角班”《兄弟》都获得了第三届“汤显祖”戏剧奖。
吴谷其实还是个多面手,他除了会编剧外还能写歌、写故事。他能敏锐洞察到那些还在上学的孩子,因受全民经商的影响,孩子幼小的心灵正在悄然发生变化。于是他便开始涉足红色儿歌领域,先后创作了《红枫童子军》、永新小鼓《红飘带》,并一炮打响,在《红飘带》获得省级红歌金奖后,中国音乐出版社将此儿歌评为全国少儿红色经典歌曲而发行全国。后来创作的《咕啦女》和《咕啦歌》也很快传唱于湘赣两省。在这简单易记的旋律中,革命先辈的动人事迹迅速铭记在儿童们的心里,在吟唱中不知不觉地让这红色基因深深地扎根在孩子们的心坎里。
吴谷在抢排红色少儿永新小鼓《红飘带》,在跟孩子们说戏
写故事,把信仰扎根在青年心里。他自始至终坚守自己的信仰,无怨无悔走在只写红色故事的路上。《红永新》、《红色记忆》、《毛委员在井冈山》、《红与黑的较量》等六部近二百万字,是他为宣传红色永新,传承红色基因,主编整理和创作的一本又一本厚重的红色故事专著。
其实在非遗的传承路上,他还有一些让人为之动容的故事,那是在2017年初,他的小女婿在广州工作出差途中出车祸身亡,当时他正在绥远山调研准备申报省级非遗项目《阿育塔的传说》,因采访的是一位生命垂危的老人,为争取这宝贵的第一手资料和时间,他强压心中的悲痛继续采访,至今对身边的同事一直隐瞒着这件事。其实那天他一接电话,便一个人跑出釆访现场,在一边电话安慰女儿后,再打电话给儿子让他替自己去料理小女婿的后事。吴老强忍内心的剧痛一直坚持把所有材料收集好才回县城,直到完成所有上报材料后才去广州看望女儿,但是最终没能赶上女婿的葬礼。对于一个古稀老人来说,最痛苦的事莫过于白发人送黑发人了,雪上加霜的是他都没见到亲人最后一面。还有一次在2018年9月,由于他常年奔波在外而且本就有“三高”疾病,那天刚吃饭就突发高血糖中毒,呕吐不止,意识模糊。被送医院稍清醒后,他想起手头正好有一份上报非遗省中心的材料,还没等治疗完,第二天一早打完针便回办公室把所有资料整理完上报省中心后才回医院全面检查,回来时医生护士都吓坏了。
舍小家顾大家,坚持抢救非遗,传承红色基因,这是因为他深爱着这片土地。
吴谷在歌曲《战士,天使》录音现场
为祖国大地谱写抗疫歌曲
今年春节,疫情来得很突然。他拿起手中的笔,投入到“抗疫”一线中去,讴歌那些坚强的“逆行者”背影,激发人们潜藏的血性与勇气、责任和担当。
吴谷在家时刻关心着一线的战士们,当他在网络上看到年轻的医生护士,揭开口罩时脸露扎痕、剪短头发、还有因疫情牺牲的李文亮、夏思思、彭银华等天使时,他再也坐不住了,满含深情一口气完成了歌词《天使,战士》的创作。歌词他改了10稿,也哭了10次,每改一次他都会在网上找出一线战士的动人画面边改边流泪。歌词一出立即得到了著名歌手刘峥的欣赏,并迅速谱曲并演唱。一经发布,便引来全国不少知名网站的转传。
在接下来疫情最紧张的日子里,吴谷继续用他手中的笔一直在伴随着“逆行者”的脚步前行,无时不被“逆行者”们的热血所激沸。没过几天,他又推出了永新小鼓《出征》,并在3天时间里完成了演员排练、演出,并拍摄成视频。该节目一播出,很快被《学习强国》平台选用上传,并收获了很多感动。特别是他创作的情景故事剧《红手印》,一经“江西文艺”推出,便引来十万的点击量,也感动了无数网友的心。
3月9日,吴谷刚刚结束抗疫故事《没人接听的电话》,又在为一线公安干警创作一幕情景剧《警察给我做妈妈》。
“一生只干一件事”,身居老区,手拿一支笔的吴谷,又何尝不是以一种“工匠精神”去做他一辈子都在做的非遗“抢救”和红色文化传承呢,又是在以自己的红色情怀和担当来回报生他养他的这块红色热土啊!(永新县文明办 杨涛 供稿)
声明:本站内容及图片如没注明出处则来自网络,无从考证来源,仅用于公益传播,如有侵权请在后台留言或直接联系我们告知删除或标注来源,谢谢!